有一些家长碰到孩子叛逆的情况,最开始也还是耐心的进行教育,但是几次之后发现孩子并不听自己的,于是就放任自流了,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当的言行举止家长也不再过问。久而久之,孩子发现自己的不当行为也没有受到什么指责,于是乎就会变本加厉。
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是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,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对于孩子的人格没有给予充分的尊重,不给他们适当的权利,那么孩子叛逆的情况就会出现,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存在。
怎样处理叛逆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记住:反抗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。只有通过父母的帮助,孩子才能顺利度过反抗期:
1、情绪紧张的孩子更易反抗在孩子疲惫和饥饿的时候,就该让他们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欢的零食,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,而不是教他学习新东西或做事情。周围环境的变换也会让孩子紧张,反抗心理加重。
2、保护孩子的安全孩子的危险意识不强,因此,他们会做出一些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行为,发现后,父母应立即制止,然后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沟通,让他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。
3、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,因此,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为,不要让抵触情绪控制自己,特别是在孩子面前。
叛逆期的孩子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,青春期是孩子认识世界以及了解、完善自我的重要过程。此时的孩子会思考,但对很多事情似懂非懂。特别是“小升初”,离开相对封闭的小学,家长和老师的关心相对少了,与社会的接触增多,多元环境会对孩子已经构建起来的认识产生冲击。加上正值身体二次发育,带动心理变化,孩子容易否定过去的认识,进而和家长产生对抗。对抗中,有时是孩子的错,有时是家长的错,比如工作忙顾不上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、夫妻吵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、孩子犯错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打骂等。过多的委屈和埋怨交织在一起,孩子就会叛逆。从心理上讲,男孩比女孩更坚强,但这种坚强容易转化成更严重的叛逆,所以我们看到,男孩“坏”起来往往比女孩更明显。
建议,家长同青春期子女交流应把握3个原则。首先,叛逆期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心理成长过程,只是表现形式和轻重不同而已。既然不可避免,就做好应对准备,而且家长应该为孩子没有错失人生成长阶段而高兴。其次,正面引导,多与孩子耐心沟通,不要一味指责、打骂。最后,多分析原因,少定性,更不要一棒子打死。家长面对叛逆行为,要试着去理解背后的原因,并反省自己。
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