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张掖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全球减税战开打,中国怎样才能成为大赢家?

2024/2/7 23:14:51发布15次查看
前两天,美国宣布减税,结果,最先恐慌的是,地球另一边的一些中国人。
这些中国人有多慌呢,让我们看看:
几乎就是美国一言不发用“减税”要对中国“一招毙命”——“房价要大跌”、“资本要外逃”、“制造业要回流美国”、“人民币汇率要大跌”。
这完全是把中国当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看,只会被动的挨宰。
说实话,猫哥真的难以理解这些人怎么想的——中国经济完了,房价是会大跌,但同时企业经营困难,大量失业,人们收入暴跌,到时候别说房了,估计吃饭都吃不起。
幸好,中国经济没那么脆弱。
那么,中国要怎么样才能避免受到美国减税的冲击,甚至能从中获益?
让猫哥带大家回顾美国经济史,从中找答案。
01
减税能不能不减少政府收入甚至增加财政收入?
我们可以把政府看作收保护费的,他强行从老百姓和企业的收入中按比例拿走一部分,也就是“税”,然后向老百姓提供安全、公共和必要的福利等服务。这是政府在“强买强卖”,有些国家可以“商量”征收的比例(税率),有些国家则不行。
那么,拿走的比例定多高好呢?定得太高,老百姓的钱都被政府拿走,显然就没人愿意干活了,甚至偷逃税款;定得太低,政府入不敷出,就只好削减预算或者借债度日。
这时候,有个叫拉弗的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观点,那就是,税收随着税率呈倒u字型,存在一个“最优税率”,在这个税率下,政府获得的税收总额是最多的。同时,如果降低税率,老百姓被拿走的少了,就有动力去工作去赚钱了,经济总量做大了,即使税率降下来了,税收总额还是扩大了。
“拉弗曲线”理论得到了美国前总统罗纳德·里根的支持。1980年的总统竞选中,里根将拉弗所提出的“拉弗曲线”理论作为“里根经济复兴计划”的重要理论之一,并以此提出一套以减少税收、减少政府开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纲领。
里根执政后,1981年推动实施了美国历史上力度最大的减税措施,主要内容跟特朗普的差不多,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入手:
把最高的个人所得税,从70%降到50%,然后降到38.5%;把税收的档次从十五个等级减为四个等级;
资本利得税,税率从28%降到20%,企业所得税率从46%下调到33%。
里根总统认为,这将能刺激经济发展,道理就是,政府收得少了,老百姓和企业手里的钱就更多了,就会消费就会投资,经济就活跃起来了,经济总规模就能上去了。
可是,一开始,事情并没有那么立竿见影。在里根减税计划执行一年后,美国经济不但没有变好,反而变坏了,陷入了更加严重的衰退,经济增速创下了大萧条以来新低,企业破产数则创下新高。1982年夏天,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到了770点,股票市场滑落到历史最低点,房地产市场整体性跌入低谷,一年之中销售额削减了10%。多个州的失业率都达到10%以上,中产阶级多半待业家中,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找个快餐店的工作就很幸运的了。
那么,为什么一开始减税不但没能提振经济,反而陷入衰退——失业率上升、房价大跌、企业破产呢?
因为,税收是政府支出的基础,减税后,在短期间内政府收入减少了,很多对应的支出也减少了,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也就减少。政府支出某种程度上是——政府从老百姓手里拿钱,然后“帮”老百姓花钱。
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.沃克尔正在强力治理通货膨胀。在尼克松总统时代,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了,也就是最后的金本位制度被废除,政府就拥有了几乎不受约束的货币发行权,想要搞钱,就不断发行货币就行。结果到1979年,保罗.沃尔克得到卡特总统的提名而当上美联储主席时,美国cpi已高达13%,这意味着什么?
我们可以粗略的说,这意味着钱的购买力每年降低13%,今天的100块钱的购买力,到明年也就大概相当于87块钱。但货币是一般等价物,并不是财富本身,通货膨胀,货币就贬值,相当于政府用“不值钱的钱”洗劫了老百姓。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(钱印多了),也是心理预期——如果老百姓认为钱未来更不值钱,那大家一拿到钱就会赶紧跑去买东西,企业拿到钱也会赶紧花出去。
这就造成:
大家都买买买,商品价格就直线上升,大家就更恐慌,更想早点买,但是企业拿到钱也赶不上原材料上涨速度,如果政府又限价,那么干脆就停工了,就会出现商品短缺;
钱快速流通,流通速度大了,货币*货币流通速度,整个国家的货币需求量也就猛增,政府就要印更多的钱,货币供给量螺旋式上升;
工人要求加薪应对生活成本上涨,原材料价格上涨,企业无论怎么做,都是亏本的,干脆关门大吉,所以失业率就上升,陷入恶性循环。
这是个糟糕的局面。所以,保罗.沃尔克从1979年起就强力治理通胀,用的办法其实,也很简单,那就是加息加息加息!
利率是资金的“价格”,加息就是抬高资金的成本,当成本高到一定程度,大家就不举债了。同时,他决定美联储不再投票决定基准利率,转而直接制定美国货币供应量目标,然后经由市场过程,由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决定利率的变化。这大大缓解了美联储因为提升利率而直接面对的政治责难。
通胀很痛苦,但治理通胀同样痛苦。因为一下子加息了,从生产者的角度看,就是借贷成本上涨了,资金压力就更大了,同时,因为加息,老百姓就也减少了购物欲望,“钱往后要值钱了”,就减少消费,进一步冲击了企业,库存会增加、商品周转会减慢、破产要上升、失业会严重。
你看吧,经济就是这样的。政府拿走的很多,但相应的支出也很大,它要是暂时拿走的少了,支出一下子减少,就会直接冲击经济;政府滥发货币,大家深受其害,钱越来越不值钱,东西更高,企业经营困难,但是,如果政府治理通胀了,又会面临经济下滑,企业破产。
治理通货膨胀是很难的。最难的是下定决心,顶住压力,不要靠政府加大支出和搞通货膨胀拉动名义gdp增长。
但很多政治家并没有这个魄力,所以选择了短期目标,得过且过,放任不管,生怕自己的仕途受到影响。
幸运的是,保罗.沃尔克顶住了压力,一直把联邦基金利率拉到了19.1%,商业银行优惠利率拉到了21.5%。超高的利率终于把通胀控制住:美国通胀率在1981年降为6.5%,1983年又降到4%以下。
当然,代价也不菲。加上里根总统的减税,两者一叠加:美国经济在衰退里挣扎,破产企业翻倍,失业率创1940年以来最高。
从逻辑和直觉上,减税、治理通胀是减轻居民、企业负担,应该能促进大家创造财富的动力才对啊,怎么里根减税一开始却是经济下滑呢?
就在质疑不断响起时,事情终于发生了变化——美国经济果然好转了。1983年美国经济大反弹,整年间的gdp的增长率已经上升到3.5%,到1984年,扣除通胀因素之后的增长率更是达到6.8%,创下了50年来年度增长率的最高水平,通胀率则下降了65%以上。此后,美国经济持续保持了3.5%的增速,一直到199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。
当时美国还放松了经济管制,放松了对航空、铁路、汽车运输、电信、有线电视、经纪业、天然气等许多行业的干预和管制,通过引入竞争使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,价格明显降低,增进了社会福利,有效增强了经济活力。1982年到1999年,成为美国经济的超级扩张期,被称为“20世纪最持久的繁荣阶段”。
本段小结:
回顾了下里根的减税和治理通胀的历史,告诉我们什么呢?
通胀拉动名义gdp是饮鸩止渴;
减税拉动经济不是立竿见影,不要幸灾乐祸,要顶住压力;
治理通货膨胀会带来阵痛,但为长远考虑,一定不能再洗劫老百姓财富了;
放松管制,让企业自主经营,不要过多干预。
所以,这次特朗普减税和美联储加息,也难说会一帆风顺,立竿见影。但是从长远看,美国经济将受益,就看他能否在本届任期内,熬过短暂的阵痛
02
美国减税一定会让制造业回流吗?
里根政府的减税,还有一个目标是提振美国的产业,当时,美国面临着日本的竞争。80年代的日本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,电子产业高速发展,随身听、电视机等产业横扫世界。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,日本出口规模迅速增大。在世界工业品的输出总额中,日本从1960年的6%上升至1980年的14%;1985年,日本占17.9%,联邦德国占17.1%,美国占15.3%,同年,日本贸易顺差达492亿美元,其中,大部分是对美国的顺差。
如果说,从奥巴马时代起,美国希望部分制造业从中国等国“回流”到美国,那么,当时,美国是希望一些产业能从日本“回到”美国。
结果呢?
当时的美联储加息,对其他国家形成了利差,刺激全球资本回流美国,美国经济复苏,带动了美国股市和房市的上涨,进一步刺激了全世界的资金都冲向美国。其中,就有日本资本。
强劲的顺差,让日本人有钱买买买,到80年代末,全美国10%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,包括美国当时的地标洛克菲勒大厦。也就是著名的“日本买下美国”的时代。
但是,在制造业方面,却是没能达成美国人想要的结果。
原因很简单:
▌1.因为美元强劲升值,对其他国家的货币“更贵”了
从1980年6月到1981年8月,美元对其它货币的汇价上涨了近35%,这一升值的态势,一直持续到1985年。美元指数从弱势时的60多点最高到120多点,上升了100%。
美元升值,出口就受到极大的影响,美国商品“贵”了,外国人买不起了。跨国公司为了经营,干脆把制造环节转移到亚洲,就地生产和销售,此举进一步减少了在美国本土的生产环节;
▌2.这是最重要的,我们知道,理想中的情况是——经济发展了,经济总量的盘子做大了,即使税率下降了,但税收的总额应该变化不大,甚至税基扩大了,总额还有可能增长。
但,在现实中,由于企业避税、将注册公司转移到避税天堂等原因,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减税带来财政收入增长的目标。也就是,所有人都是趋利避害的,没有人愿意政府收税,如果可以,它一定会去税率更低的地方。
以此同时,美国的财政支出在一段时期后,又开始不断扩张,其中扩张最大的是国防开支。政府在削减福利开支的同时,为了与苏联竞争,加大了军事投入,1988年国防开支达2909.2亿美元,比1980年翻了一番,国防军工业等主要靠政府购买的产业是大发展了,但财政赤字就大了。
里根的第一个任期内,财政赤字共计5999亿美元,比卡特执政时期翻了一番,第二个任期内,财政赤字再创纪录,共计7674亿美元。
从财政来说,当时的美国联邦政府已经“破产”了。
▌3. 也就是从里根时代起,美国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
出口下滑贸易赤字,财政赤字,政府没钱了,又不能再开动印钞机造成本国的通货膨胀。怎么办呢?
政府总不能破产吧,那就只好发行国债了。
国债是什么?国家的债券,也就是国家的债务。欠债还钱,但国债有意思的事地方是——现代人借钱,后代来还,不断滚动下去,是个超级“庞氏骗局”。
里根时代,是美国债务极具上升的时候,急速增加了中长期国债的发行, 当时美国国债利率高,又不会违约,也就是“无风险”,全世界的投资者都趋之若鹜,其中就包括日本,当时日本的人寿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争相购买这种美国国债,美国的财政窟窿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等方式被日本资金一举填平。
这就定下了延续到今天的经济格局——美国发债,日本、中国买。
在前6年的任期中,里根积累的债务就达到了惊人的10326亿美元,超过了1981年以前历届总统的总和——9143亿美元。这一数字到现在更是滚动到高达22万亿美元。这是什么概念呢?
这意味着,美国政府每年为其债务支付近2.5%的利息。22万亿的总规模,就意味着一年要付5000亿美元的“利息钱”。
并且,这就让加息变得昂贵,即便1个百分点的加息,也意味着美国政府每年要多掏2000亿美元。
▌4. 制造业是个很复杂的问题,展开来说就复杂了
现在全球制造业的比重中,中国最大。那么,中国真的是靠“廉价劳动力”在支撑制造业的吗?
猫哥就引述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的一番话,他在财富论坛上表示:“大家对中国有一定误解和混淆,目前最流行一个概念就是,大家来中国,是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,但其实在多年前,中国已不算是最低人工成本的国家了。库克认为,对苹果来说,中国最大吸引力是人才的质量。”
也就是庞大、年轻的工程师,以及熟练的产业工人,还...
张掖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